今年以來,盡管A股整體走勢平淡,但可轉債市場走勢相當強勁。截至7月9日,中證轉債指數年內上漲8.28%,創(chuàng)出近10年新高,反映可轉債作為攻守兼?zhèn)渫顿Y品種的獨特價值。
可轉債兼具“股性”和“債性”。在股市上漲時體現“股性”,往往具有跟隨正股上漲的彈性;可轉債又具備“債性”,能夠獲得債券票息的收益,在股市下跌時相對正股抗跌。
今年,可轉債市場整體維持震蕩上漲態(tài)勢。3月中旬后,市場一度深幅調整,隨后中證轉債指數見底反彈,一路走強,7月初更是創(chuàng)出了年內新高,跑贏A股主要指數。
回溯歷史,中證轉債指數歷史最高紀錄為589.59點,出現在2015年6月A股高點,當時滬指一度創(chuàng)出5178點的高點。
據了解,可轉債的走強與其正股表現不無關系。Wind數據顯示,可轉債正股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18.35%,遠超中證轉債指數表現。從風格分化來看,可轉債中小盤指數漲幅高達11.49%,處于領跑地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備受關注的牛券重現轉債市場。7月4日,惠城轉債收報2231.292元,成為可轉債歷史上第二只站上2000元的可轉債,該轉債7月9日一度突破2400元。此前,英科轉債在2020年大漲近18倍,最高漲至3618.188元。
數據顯示,惠城轉債去年已大漲188.95%,今年以來又大漲149.48%。該轉債的強勁走勢與正股惠城環(huán)保關系頗大,惠城環(huán)保去年大漲166%,今年至今大漲142%,股價已突破200元。
提前贖回是可轉債退出市場的主要方式之一。隨著今年A股市場行情向好,多只可轉債的正股股價漲勢明顯,觸發(fā)了可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。根據統(tǒng)計,今年以來已有58只可轉債退市,其中70%觸發(fā)了提前贖回條款。
對于今年可轉債市場的走強,深圳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分析稱,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:一是部分中小盤正股走強,帶動了其轉債的上漲,這從可轉債正股指數大漲可以看出;二是隨著提前贖回案例增多,可轉債市場供需關系漸趨緊張,疊加市場利率走低,部分風險偏好不高的資金進入轉債市場。”
長城基金固收團隊認為,轉債市場今年表現強勢,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:一是正股行情的結構性加持,紅利+中小盤的啞鈴型行情正好契合轉債市場的結構風格;二是純債資產收益偏低且交易難度高,資金外溢到轉債市場。從中期來看,繼續(xù)看好轉債市場的表現,但是短期來看,轉債估值已經偏貴,回撤保護不足,未來行情更多取決于正股走勢。
光大證券固收分析師張旭認為,今年可轉債市場表現好于權益市場。展望后市,基本面、宏觀政策仍是當前可轉債市場重要的影響因素,可以繼續(xù)關注提振內需等領域正股績優(yōu)的可轉債。
(來源:深圳商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