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產(chǎn)電影何以“霸榜”?

2024-01-04 10:25:55 作者:夏振彬

20240104100447682-69-5e7aa.jpg

2023年已落下帷幕,電影市場曬出的成績單頗為亮眼:根據(jù)《2023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》,去年我國電影總票房相比過去三年大幅上漲七成,其中票房前十名均為國產(chǎn)電影。(1月2日新華網(wǎng))

國產(chǎn)片包攬前十,傳遞出明確的信號,反映了觀眾觀影需求的明顯調(diào)整。

其一,老套路不再管用。去年電影市場的一個巨大變化,就是超級大片集體“啞火”。這一年,《速度與激情》《變形金剛》《碟中諜》《銀河護衛(wèi)隊》《海王》《黑豹》等好萊塢大片均有續(xù)作上映,但票房“一撲再撲”。俗套的劇情、模式化的打斗、平庸的制作,讓觀眾吐槽像“流水線拼接出來的”,審美疲勞由此而生。與之相反,《長安三萬里》《封神第一部》等作品憑借新意迭出、匠心十足,收獲了一眾“自來水”。這提醒我們,電影始終是文化創(chuàng)意產(chǎn)業(yè)。單純自我重復、一味“復制粘貼”,遲早被觀眾所嫌棄。

其二,現(xiàn)實主義受捧。在前十榜單上,現(xiàn)實主義作品獨占四席。《孤注一擲》取材自真實詐騙案例,《消失的她》改編自“泰國孕婦墜崖案”,《八角籠中》關注大山深處孩子的命運“牢籠”,《堅如磐石》則聚焦掃黑、反腐。此外,《三大隊》《學爸》《保你平安》等作品都有亮眼表現(xiàn)。這些電影從不同側面展現(xiàn)了現(xiàn)實題材的魅力,也啟示我們,接地氣才能聚人氣,引發(fā)共鳴才能引爆市場。

IP加流量不再萬能,炒作營銷效果不佳,好口碑與高票房越來越呈正相關……過去一年,國產(chǎn)電影的高票房,歸根結底在于高品質(zhì)、好內(nèi)容。當前,觀眾正發(fā)生“迭代”,其需求悄然升級,僅僅什么火拍什么,光靠“大制作”、堆陣容、造噱頭“撬動”票房,絕對是對觀眾心理期待的誤判、鑒賞水準的低估。好作品還是要尊重觀眾,以誠意和創(chuàng)意吸引人、打動人,不斷回應新需求,帶給觀眾新驚喜。剛剛過去的元旦檔電影票房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,期待新的一年有更多好電影回應觀眾的觀影熱情。

(來源:廣州日報)

責任編輯:陳平

掃一掃分享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