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4日晚間,國聯證券發(fā)布了2021年度報告。報告顯示,公司營業(yè)收入為人民幣29.67億元,凈利潤為人民幣8.89 億元,增速雙雙超過50%。
作為券商行業(yè)首家率先上線基金投顧業(yè)務的公司,截至2021年底,國聯證券基金投顧簽約總戶數15.03萬戶,簽約資產規(guī)模102.63億元。
另外,年報顯示,公司2021年應付員工薪酬超過25億元,增速超過72%,同時也超過公司凈利潤增速,其中公司董事長(代)、總裁葛小波2021年的應付薪酬為376萬元。
基金投顧規(guī)模破百億元
2021年,對于絕大多數券商而言,依然是個擁有不錯收獲的年份。
3月24日晚間,國聯證券發(fā)布公告稱,截至2021年底,本集團營業(yè)收入為人民幣29.67億元,同比增長58.11%;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8.89億元,同比增長51.16%。同時,國聯證券擬采用現金分紅方式,以202年12月31日的股本為基數,每10股派現金紅利人民幣1.00元(含稅)。
具體分項業(yè)務來看,公司國內經紀及財富管理業(yè)務實現收入人民幣8.47億元,同比增長24.86%;投資銀行業(yè)務實現收入人民幣5.56億元,同比增長53.30%;資產管理及投資業(yè)務實現收入人民幣2.59億元,同比增長165.48%;信用交易業(yè)務實現收入人民幣3.15億元,同比增長 33.77%;證券投資業(yè)務實現收入人民幣8.19億元,同比增長74.22%,不過上述業(yè)務對應的毛利率均有小幅下滑。
作為券商行業(yè)首家率先上線基金投顧業(yè)務的公司,截至2021年底,國聯證券基金投顧簽約總戶數15.03 萬戶,簽約資產規(guī)模102.63億元。
國聯證券表示,2021年公司大力加強客戶資產引進,高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資產規(guī)模實現顯著增長;基金投顧業(yè)務內外并舉,內部夯實基礎,外部建立基金投顧toB生態(tài)鏈,拓寬合作渠道;強化流程化管理,扎實推進產品銷售,產品銷量和收入實現雙增長;持續(xù)引入高端優(yōu)質產品,打造具備公司自身特色的高凈值客戶產品和服務體系,滿足高凈值客戶配置需求;持續(xù)提升人員效能,優(yōu)化收入結構,深化財富管理轉型。
子公司國聯證券(香港)虧損
翻閱2020年年報查看國聯證券旗下的5家參、控股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發(fā)現,當年子公司僅華英證券盈利,中海基金、國聯創(chuàng)新、國聯通寶等4家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(tài)。
不過,最新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,在券商投行業(yè)務位于高成長景氣周期,國聯證券從事投行業(yè)務的子公司華英證券2021年實現凈利潤7157.62萬元,盈利能力提升。參股的中海基金2021年凈利潤扭虧為盈,實現了548.73萬元的業(yè)績。
2021年唯一虧損的子公司為國聯證券(香港)。年報顯示,2021年底,國聯證券(香港)總資產人民幣4.608億元,凈資產人民幣2.293億元元;實現營業(yè)收入人民幣1906.12萬元,利潤總額虧損人民幣-336.09萬元,凈利潤虧損人民幣-389.43萬元,相較2020年凈利潤虧損人民幣1091.27萬元,虧損程度有所縮窄。
應付員工薪酬同比上漲超70%
據統(tǒng)計,2021年上半年,員工薪酬福利總額增幅超過50%的有3家券商,分別是國聯證券、東方證券、東吳證券。其中,國聯證券的增長幅度超過70%。從員工薪酬福利總額來看,彼時不足10億元的只有20家券商。
最新的2021年報顯示,截至去年年底,國聯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5.84億元,較2020年底的3.38億元,增長超過2億元,增幅達到了72.73%。
同時,年報顯示,國聯證券公司董事長(代)、總裁葛小波2021年的應付薪酬為376萬元,而2020年年報顯示應付薪酬為276萬元,只增加了100萬元,增幅只有36.23%,僅為總應付職工薪酬增速的一半。此前,葛小波就曾因2020年披露的薪酬與老東家中信證券時期存在明顯差異,而引起市場關注。
相比之下,國聯證券2021年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不足60%,公司應付員工薪酬的增速已超過公司凈利潤的增速。
“國聯證券去年定增落地,業(yè)務擴張。應付員工薪酬的大幅上漲,應該是公司員工的數量有明顯增長。”某券商非銀分析人士表示。
年報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年底,國聯證券母公司在職員工人數為1819人,子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為450人,在職員工數量合計為2269人,增幅超過20%。而在2020年底,國聯證券母子公司總員工人數不到2000人,只有1887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