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地產股上演大反攻!明星基金經理已率先加倉】機構認為,當前地產板塊估值仍處歷史底部,基金持倉明細顯示地產板塊處于顯著低配狀態(tài),已充分反映市場悲觀預期,未來配置比例很可能會筑底回升。(上海證券報)
今日早盤,地產股迎來了久違的大漲,房地產板塊整體漲幅超7%,榮安地產、萬科A、華夏幸福、中南建設等10只個股漲停。
港股市場上的內房股也集體走強,新城發(fā)展、寶龍地產、萬科企業(yè)、融創(chuàng)中國等漲幅超10%。
住宅集中供地將引發(fā)行業(yè)變革
消息面上,中國房地產報官網報道,多個重點城市今年將推行住宅用地“集中供地”模式,每年供地不超過3次。
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官網2月24日發(fā)布《堅決落實上級有關要求部署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工作》的要聞,其中提到,嚴格實行住宅用地“兩集中”同步公開出讓,即集中發(fā)布出讓公告、集中組織出讓活動,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(tǒng)一發(fā)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并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,引導市場理性競爭。
集中供地、集中拿地對房地產行業(yè)有何影響?
開源證券表示,“兩集中”帶來土地供應端變革,一二線城市土地溢價率有望下降,改善房企毛利率。
華西證券認為,集中供地政策可以平穩(wěn)土地交易市場,也可以減少熱門土地被“哄搶”的局面;此外集中供地會帶來商品房集中上市的局面,從而帶來商品房供給沖擊,進而壓降房價。
對于房企來說,集中供地新政不僅對于房企“擇時+擇地”能力的要求更加強化,中小房企在熱點城市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,三四線城市可能再度成為中小房企青睞的對象,而大中城市房企集中度可能會進一步提升。
基金“老將”提前加倉地產股
此外,一份1月底興全基金“老將”董承非的內部講話紀要近期在市場上流傳,提到了加倉地產板塊。
在董承非看來,銀行和地產是一條路上的資產。但是保利地產和萬科作為最好的地產公司,相對銀行龍頭來說估值水平較低,且這兩家公司比銀行分紅要高,因此地產更有配置的必要。
資料顯示,董承非目前是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(LOF)基金經理助理、基金管理部副總監(jiān)、興業(yè)全球基金的副總經理。目前在管基金規(guī)模643.47億元。他管理的興全趨勢混合基金自2013年10月至今的回報為366.22%。
據基金年報顯示,2020年三季度萬科A首次出現在興全趨勢前十大重倉股中,2020年四季度,興全趨勢再度增持了78.81萬股的萬科A。截至2020年年底,興全趨勢共持有9107萬股保利地產和4935萬股萬科A。
房地產板塊估值仍處歷史底部
機構認為,當前地產板塊估值仍處歷史底部,基金持倉明細顯示地產板塊處于顯著低配狀態(tài),已充分反映市場悲觀預期,未來配置比例很可能會筑底回升。
據首創(chuàng)證券測算,公募基金對于房地產板塊的標準行業(yè)配置比例從2020年三季度的3.24%下降至2020年四季度的2.76%,低配幅度擴大至 0.99%,為2017年三季度3以來最低。
首創(chuàng)證券認為,考慮到當前行業(yè)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,結合2020年全年房地產銷售及投資延續(xù)高景氣度,市場表現的持續(xù)韌性有助于催化中長期行業(yè)悲觀預期的逐步修復,地產行業(yè)在當前背景下存在筑底反彈行情。
國金證券認為,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以及三條紅線規(guī)則等,本質上是對行業(yè)的供給側改革,整體有利于頭部資債指標優(yōu)秀的房企。頭部房企地位穩(wěn)固,仍可兼顧規(guī)模,具備溢價性。目前房地產股票估值處于歷史低位,基本面處于恢復階段,2021年是板塊長期估值提升的起點。
(文章來源:上海證券報)